卒中后认知障碍临床管理推广项目启动 PSCI筛查诊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北京,2021 年 7 月 13 日/美通社/- 7 月 9-11 日,中国卒中学会第七届年会暨 2021 天坛国际脑血管病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在本次发布会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脑卒中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附
北京,2021 年 7 月 13 日/美通社/- 7 月 9-11 日,中国卒中学会第七届年会暨 2021 天坛国际脑血管病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在本次发布会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脑卒中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董强教授深入解读了最新发布的《2021年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 ”(简称“共识”)并宣布,由上海市中风学会发起、绿谷药业支持的“中风后认知障碍临床管理推进项目”正式启动。
第七届中国卒中学会年会新闻发布会
PSCI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根据2020年发布的《中国脑卒中报告》,我国脑卒中患病率为1114.8/1000万,其中年发病率为246.8/1000万,死亡率为149.49/100,000。在全球范围内,我国已成为终生中风风险最高、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其中,约三分之一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其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将受到严重影响。
PSCI 是指以认知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在卒中事件后出现并持续 6 个月。根据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PSCIND)和脑卒中后痴呆(PSD)。与其他类型的认知障碍相比,PSCI 强调由中风事件本身驱动的认知障碍。认知障碍的发生与脑卒中病变特征、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学和大脑可塑性密切相关。相关[1]。
研究发现,PSCI 患者在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需要护理和抑郁症状方面明显比脑卒中后非认知障碍患者差。[ 2] 此外,PSCI 显着增加脑卒中患者的死亡风险。以5年生存率为例,PSD患者只有39%,而同龄脑卒中患者的生存率为75%[1]。
目前,国外对PSCI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此基础上,新版《共识》在17年版的基础上更新了内容和数据,强调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筛查、评估、预防和康复,规范药物诊疗,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综合管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加入反作用机制药物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
新版与旧版相比《共识》在诊断筛查流程、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更新,包括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和评估流程、制定PSCI一级和二级预防策略、完善从病前到病后预防干预策略等的所有环节等等。
在治疗方案方面,《共识》部分延续了旧的用药建议,将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和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列为Ⅰ、Ⅱa类推荐药物,并辅以一些相关性更强的药物。临床证据,明确了这些药物的适应症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基于脑肠轴作用机制的国产创新药甘露钠胶囊(第九期?)也被《共识》推荐。
虽然仅列为IIb类推荐药物,但考虑到甘露酸钠胶囊获批时间不长,可在《共识》中列为仅次于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的推荐药物已显示出该药物在PSCI治疗中的潜力,而后两者在过去二至三十年积累了大量可追踪的临床试验数据,有助于阐明其在PSCI中的作用.在各种相关适应症中的功效。
不同于传统的对症药物,甘露酸钠胶囊基于肠道菌群和脑肠轴的新机制[3]显示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良好. 《共识》指出:“近期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表明,甘露酸钠胶囊(商品名:九一期?)可改善轻度至中度 AD 患者的认知功能表明,Ganlut 钠胶囊可能对 PSCI 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但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证实。”根据国内III期临床试验数据及其作用机制,国际知名神经病学专家Jeffrey Cummings教授评论说,第九期一期?具有改善症状和潜在的双重作用。改变病程。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其病理机制复杂。近20年来,药物研发的重点是靶向脑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是主流假说,但与此同时,肠道菌群和脑肠轴理论逐渐被证实对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疾病有效。慢性复杂疾病。密切关联已成为当前AD药物研发领域的重要病因机制理论之一。
“更多d更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变化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还可能加速认知障碍的进展。”董强教授说,有研究认为肠道菌群失衡是风险之一脑卒中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也是治疗的潜在靶点。
事实上,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已经证明肠道菌群与PSCI高度相关:一项涉及93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研究表明,PSCI组患者的PSCI丰度增加克雷伯氏菌、乳酸杆菌和普氏杆菌与[4] 文章来源:《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网址: http://www.lcsjbxzzzz.cn/zonghexinwen/2021/0714/517.html